当前位置: 首页>民族团结>民族文化

妙手蕴匠心 指尖传神韵 —走近布塑羌姆面具非遗传承人罗桑巴珠

发布时间:2023-04-06 作者: 来源:西藏日报

走进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处藏式院落,罗桑巴珠手拿画笔蘸取颜料,正聚精会神地制作传统藏戏面具。不远处,徒弟欧珠用和好的泥塑造出了一个面具的雏形。

43岁的罗桑巴珠是堆龙德庆区桑木村5组村民,2019年被评为堆龙德庆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制作的“布塑羌姆面具”被评为堆龙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2年,堆龙布制面具制作技艺被评为第六批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西藏,面具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

西藏面具是从宗教艺术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民间歌舞说唱面具。由于地域的差异,用途的不同,西藏面具呈现出多姿多彩、对比强烈、形式各异的特点。

面具,藏语称之为“巴”。在西藏,不管是宗教仪式,传统戏剧还是民间歌舞,都少不了“巴”。由于西藏独特的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以及宗教信仰,使得西藏面具艺术有它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是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特殊文化产物。

面具的产生与藏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最早的面具,其实来源于民间歌舞表演。据说,西藏面具的历史起源于藏族原始宗教仪式中戴面具的拟兽图腾舞蹈。松赞干布时期面具艺术已经开始正式登上藏族文化的舞台,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面具艺术则开始了它的蓬勃发展之路。史料记载,公元8世纪,在白面具藏戏基本形成的同时,宗教寺院戴面具进行表演的跳神乐舞也开始产生。

“制作布塑面具的工序比较繁杂,制作一个中等大小的面具往往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罗桑巴珠展示着手上正在制作的面具“马头”后,向记者详细描述了布塑面具的制作流程。

布塑面具制作的主要材料为纯棉布、泥塑、藏纸和少量的柏树、土颜料以及胶水。首先选用细腻有粘性的土,经过捶打、摔、揉,加水和成泥,然后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成将要制作的形象,晒干后贴一层泡过水的藏纸,再贴一层纯棉布,藏纸与纯棉布反复贴6层左右,然后进行打磨,再贴上柏树木泥,开始塑造形象。

为了达到极佳的美观效果且使塑造的形象更加稳固,雕好的形象上还要贴少量混有胶水的藏香泥,然后晒干,再进行最后的打磨。这几个制作过程是制作布塑面具中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过程,也是布塑面具的独特之处。在进行涂色、抛光、上清漆后,一件完美的布塑艺术品就诞生了。

“布塑面具由于原材料基本是纸和布,所以比较轻。藏纸原料含有狼毒草、布塑和藏纸交叉贴,能够起到防虫防蛀的作用,在不沾水的前提下,能够保存百年之久。”说起布塑面具,罗桑巴珠一改腼腆,侃侃而谈。

1997年,罗桑巴珠秉承着对绘画的热爱前往甘丹寺,拜师学习制作面具及泥塑佛像技艺,之后又拜拉萨布制面具制作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西洛为师,学习了6年泥塑和布塑技艺。出师后的罗桑巴珠于2008年回到家乡,在桑木村开了一间名为巴珠商店的小店,专门制作和出售泥塑佛像。

“刚开始学习制作面具和泥塑只是想有一门手艺养家糊口,没想到开了店,又扩大规模发展成了合作社。政府不仅给予扶持资金,还让我参加创业培训,给我提供了很多学习交流的机会。”罗桑巴珠说,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他于2016年成立了拉萨南综民族手工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他看来,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为手艺人提供了发展平台,西藏各地藏戏演出队的增加,让他每年能接到来自单位和个人的不少藏戏面具制作订单。

自2009年开始,罗桑巴珠的徒弟欧珠已在合作社学习了近14年,如今已经完全掌握了制作布塑面具和佛像技术。他说:“我在合作社学习期间包吃包住,工资每年都会涨,现在每月有5000元的工资,年底还有分红。能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还有稳定的收入,我很满足。”

于罗桑巴珠而言,无论是上门求教的徒弟,还是周围对布塑面具有兴趣的村民,他都一视同仁,倾囊相授,希望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和传承制作布塑面具手工技艺。

传统面具至今都是靠手艺人一笔一画制作出来的,无法被现有的机器所代替,而“它”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作都需要更多有毅力的传统手艺人。作为已经被认可的非遗传承人,罗桑巴珠这个“守”艺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布塑面具的制作技艺被更多人看见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