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日。
当七月的第一缕阳光掠过群山,洒下一片金黄。
长所乡森嘎村的感恩广场上,早已人头攒动。建设者们身着工装,带着忙碌后的质朴;党员干部们神情坚毅,目光中透着责任与担当;群众代表们脸上洋溢着期待,大家齐聚于此,共同参与“喜迎60大庆·森嘎村灾后重建·‘七一’党建联建”活动。
活动开始,国歌奏响。人群庄严肃立,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高亢的国歌声在广场上回荡。
随后,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人群中,森嘎村党支部书记巴桑目光灼灼,字字铿锵。
“近半年来,村民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党的恩情一辈子都忘不了,要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巴桑感慨万千,“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七一’来临之际,看到总书记的回信,我们的重建劲头更足了,对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森嘎村,这个在定日6.8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村落,曾经满目疮痍。然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在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用辛勤汗水书写责任与担当。
在转移安置、过渡安置阶段,邻里之间偶尔会因生活琐事产生摩擦。这时,党员们便化身“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用真诚和智慧化解矛盾,促进邻里和谐。公共区域卫生出现疏漏,党员们总是带头拿起扫帚,认真清扫每一个角落,维护环境的整洁与卫生。春耕春播的关键时节,党员们主动靠前服务,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不误农时。哪怕在日常的生活中,党员们也从未间断对民族团结、邻里互助政策的宣讲,让党的声音传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
党旗所向,山海同力。上海力量千里驰援,问需于民,筑起沪藏连心桥。
“党员带头沉下去,属地需求摸上来,难题就解决了一半。”上海建工西藏定日县灾后援建工程临时党支部书记杨祺帆说。年初,临时党支部与森嘎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了“高原先锋堡垒”党建联建活动,并签订了党建联建协议。
杨祺帆清晰地记得,党员们围坐在一起,聚焦群众期盼,热烈地讨论着重建蓝图;党员突击队顶着刺骨的寒风,毫不犹豫地跳进冰水里,长时间抢修冻裂的水管,他们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高大;党员们利用工余时间,主动帮村民整理归类存在隐患的木材草料,那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灾后重建全面启动后,面对涉及受灾群众人数多、户数多、重建规模大的实际情况,森嘎村30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服务队”,再次冲在重建的最前线。
政策刚下达时,乡亲们对政策理解不透,疑问众多。党员们便一户户地走,一遍遍地讲,让乡亲们吃下“定心丸”。施工队初来乍到,语言不通成了沟通的障碍。党员们主动化身“翻译官”,用不太流利却充满真诚的语言,架起了一座流畅沟通的桥梁。重建工作急需人手,党员们迅速协调,将有意愿、有条件的村民组成队伍,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参与工程建设,既解决了用工难题,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有这样无私的党员干部,我就知道什么都会好起来!”村民次仁说。
活动尾声,村中老人托起象征祝福的洁白哈达,村民们手捧热气腾腾的甜茶,自发献给日夜奋战在重建一线的党员干部、工程建设者、消防指战员、人民警察、医务工作者,表达着真挚感激之情。
不远处,森嘎村重建的新居已拔地而起,一栋栋崭新的房屋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各项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正朝着既定目标全力冲刺。
巴桑望着眼前的一切,眼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他坚定地表示:“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我们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感恩奋进,同心协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加幸福。”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党徽闪耀,映照着初心;党旗飘扬,引领着方向。森嘎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正携手并肩,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中央部门网站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
那曲市相关网站